物聯網卡離開終端設備 應該如何實現萬物互聯?
身處高速發展的社會,每一天都可能產生新的變化。隨著物聯網社會的到來,物聯網卡實現了物與物、物與人、物與資源之間的交互共聯,通過一張小小卡片連接社會萬物這張大網。如今,物聯網卡已經多方面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,如在智能家居、智能交通、智慧農業、智慧醫療等領域的應用,那么大家有沒有想過假如有一天物聯網卡離開智能終端,又該如何實現物物相連呢?
從最開始的標準(zhun)卡(SIM)、小卡(MicroSIM)再到(dao)超小(xiao)卡(NanoSIM),不難發現,SIM卡(ka)一直(zhi)在向(xiang)“小”方向(xiang)發展(zhan),而現在,運營(ying)商甚至推出(chu)了一種eSIM芯片。2018年5月25日,中(zhong)國移動(dong)推出(chu)首款自主品牌自主研發的(de)4GeSIMSoC芯片——C417M-S、C417M-D。
eSIM卡的概念就是將傳統物聯(lian)網(wang)卡直(zhi)接嵌入(ru)(ru)到設(she)備芯片(pian)上,而不是作為獨(du)立(li)的(de)可移除零部件加入(ru)(ru)設(she)備中,用戶無需插入(ru)(ru)物聯(lian)網(wang)卡就可以在移動終端實現(xian)上網(wang)、發消息、撥號(hao)等功能。
移動終端有瓶頸,eSIM鎖定物聯(lian)網領域(yu)
eSIM雖然很抽象,但其實并不是一件新鮮事(shi)。最常見(jian)的就是我(wo)們的智能手表--AppleWatch3,可以在不需要(yao)SIM卡(ka)的情況下與(yu)手機終端共享號碼和流量,支持打電話(hua)、發信息、聽音樂、社交等(deng)移動APP功能。
一號多終端(duan)是eSIM發展(zhan)的關鍵優(you)勢,你或許(xu)會(hui)疑問,大部(bu)分人都是只有一個(ge)移動手機,智能手表也不(bu)是必需品,那eSIM還有自己(ji)的剛需市(shi)場嗎?
確實,從開發(fa)到(dao)應用,經歷(li)了幾(ji)年的發(fa)展(zhan),eSIM在移動端的應用(yong)并沒有預估的那(nei)么樂觀,但是卻給物聯網市場(chang)發展(zhan)帶去了春天。
隨著物聯(lian)網的(de)發(fa)展,一(yi)個家庭的(de)移動終端不再(zai)局(ju)限于(yu)手機、電視、電器(qi)等(deng)設備(bei)(bei),各種(zhong)可穿戴設備(bei)(bei)、人(ren)體監控設備(bei)(bei)、車聯(lian)網、智(zhi)(zhi)慧家庭、智(zhi)(zhi)能家居等(deng)應用正在進(jin)入(ru)我們的(de)生活,對于(yu)這(zhe)些智(zhi)(zhi)能設備(bei)(bei)而言(yan),通信和(he)聯(lian)網無疑(yi)是基礎功(gong)能。
設想一(yi)下,如果每臺設備都需要獨立的物(wu)聯(lian)網(wang)卡來(lai)進行操作(zuo),我們每天將(jiang)面臨不同(tong)的終端,無(wu)疑(yi)增加了個人的管理成本,在(zai)這種情況(kuang)下,eSIM就不(bu)失為一個(ge)更好的選擇。
除了解決(jue)個(ge)人的一(yi)號多終端問題,eSIM在物聯網(wang)企業發展和智(zhi)慧城(cheng)市建設(she)中也將被深入(ru)應(ying)用。
迎(ying)接物聯(lian)網時代(dai),eSIM有妙招
區別傳統的SIM卡,eSIM采用(yong)的(de)(de)是遠(yuan)程(cheng)寫(xie)卡的(de)(de)模式,可以將信息(xi)直接存(cun)儲(chu)到(dao)終端然(ran)后(hou)激活實現,目前最(zui)小的(de)(de)eSIM卡可以做到(dao)2mm×2mm,除了(le)體積小、成本低,eSIM在物聯網(wang)設(she)備應用中具備獨有(you)的優勢。
1.嵌入式設計;可以廣(guang)泛應用在對于(yu)結構防(fang)震防(fang)水性要求更高的智能(neng)硬件(jian)。
2.智能物聯;eSIM卡使用戶可以在不同運營(ying)商的網絡(luo)間進行切換,降低了消費者對于運營(ying)商的依賴。
3.遠程(cheng)配(pei)置(zhi);通過智(zhi)能APP就可以遠程控制開關,購買套餐(can)實(shi)現(xian)智能(neng)物(wu)聯(lian)體驗。
全民eSIM,離我(wo)們(men)還(huan)有多遠
雖然說,eSIM目(mu)前(qian)在物聯網領域被一(yi)致看(kan)好,但是(shi),還沒有辦(ban)法短(duan)時間內全面鋪開市場,主要原因是(shi)沒辦(ban)法實現運營商之間的互通(tong)互聯。
據(ju)相(xiang)關(guan)專家介紹,eSIM還沒有統一(yi)的相(xiang)關的行業標準,各(ge)大(da)運營商(shang)在對于證書如何統一(yi)、號碼與運營商(shang)的對接由誰來把控、以后采用遠程下載方式時空(kong)中傳輸會不(bu)會被破(po)解等問(wen)題,還沒有協調統一(yi)。而在這些(xie)問(wen)題解決之前,eSIM只會在小范圍(wei)固定領域試點進行(xing)。
中億物聯網認為隨著物聯網的大爆發,物聯網卡應用技術將會得到更加全面的規整和完善,伴隨著市場需求缺口的擴大化,eSIM相關行業標準在市場和社會的推(tui)動下一定會得以加速完成,各種存(cun)在的問題也都將(jiang)會被一一解決,eSIM大眾化只(zhi)是時間問題。